性大多靠网络自学
“敏感问题集中在小纸条上交给白老师。 ”以往的生理卫生课上,不少老师采取回避的态度,对学生的疑问往往一笔带过,像这样医生在课堂上直接为学生解决问题,对多数同学尚属首次。
调查显示,网络已成为中学生、特别是高中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,相当多的中学生对在网络上获取性知识“自学成才”的方式,持开放的态度,但他们对昨天的课程都表示欢迎,因为坦然面对,所以少了很多尴尬。
白迎堂教授指出,一些男生便通过淫秽书刊或网络来满足好奇心,但看了以后,性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,不利于成长。
性别教育应提前避免“娘娘腔”
“男人应该有阳刚的气质,衣着整洁、体魄强健,举止稳重、坚强执著、宽容豁达、乐观开朗、礼貌教养、有责任感、照顾……”白教授认为,性教育同时应该包括性别教育,在课上还谈起合格男人的主要条件。
他委婉地批评了穿耳钉、穿着女性化的男同学,并表示,过去家里兄弟姐妹多,男孩子容易争强好胜,现在生活条件较好、男女教师比例失调、家庭教育中 “父亲角色严重缺失”、独生子女多等多重原因导致了中小学男生的趋向男性特征偏弱,他认为性别教育应从孩子幼儿园就开始。
男孩应成“意外怀孕”教育重点
去年5月,本市某中学小芸 (化名)在网上认识了一个17岁的男生,两人见面后,在一家宾馆发生了性关系导致意外怀孕。为了躲避父母的责骂,男孩带女儿去郊区的一家私人医院做了流产手术,发生大出血后转送医院,幸而抢救及时,转危为安。事后,小芸(化名)家长向男生索要赔偿。
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心理教研员魏国玲建议,学校和家庭应在抓孩子智力发育的同时对其进行性教育和道德引导,而且孩子的生理卫生教育不应该偏向,男生也有权了解自己的生理结构,以及如何正确应对和处理感情和生理问题。同时,妇联、计划生育等部门也应加强对各种从事生理卫生教育工作人员的指导,让他们除了帮助未成年人解决生理卫生问题以外,还要进行心理干预,不让他们继续走错路。记者从12355上海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获悉,针对12355热线收到的咨询和个案,12355平台携手411医院等医疗机构共建“少女妈妈”绿色通道,预防和减少更多“意外怀孕”事件的发生。